
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的关键环节股票网上配资平,也对地区的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在23日举行的2025第十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GDP最大板块的增长极,是催生“独角兽”企业的动力源泉,是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坚实基础,是提高终端产品附加值的灵魂,也是提高一个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基础。
他以美股“七姐妹”举例,包括英伟达、苹果在内的美国“恐龙级”独角兽,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除了特斯拉直接参与汽车和硬件制造外、其他企业的制造全是交给代工龙头企业生产,却成为制造业的龙头与价值创造核心。这说明现代制造业的高附加值更多体现在“看不见”的服务、专利与软件上,而非仅靠零部件的物理成本。
黄奇帆称,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高附加值的核心。以手机为例,终端售价在7000元左右,但拆开后零部件价值合计可能只有最多3000元,剩余的价值并非来自更多的物料或劳动力,而是来自看不见的专利、软件、设计、生态服务与商业模式。这就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价值:以较低的资源、劳动力与资金投入,创造出高比例的附加值和溢价能力。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化发展,可以显著拉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他说,虽然目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但与制造业强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却相对滞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欧盟、美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培育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力争在2035年使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0%左右,占GDP比重达到35%以上。
在他看来,尽管近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有较大提升,但还存在几个问题:包括原始创新投入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率不够、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资本供给不足、物流配送效率与成本问题突出等。例如,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在全社会研发经费中的占比为7%,在G20国家这一指标基本在20%左右。我国也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到2035年逐步把基础研究研发投入比重提升到更高水平。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他建议应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同等看待,除了保持制造业在GDP中占比不低于25%的比例,还应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培育。
“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约28%,目标应力争到2035年或2040年提升至35%左右,若制造业维持25%,两者合计约60%,这将构成稳健的产业结构,剩余约40%可由生活性服务业、农业与其他非制造性产业分担。通过这一结构调整,可以在保持制造业规模的同时,提升整体附加值、促进服务贸易增长并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跃升。”
就在前不久,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提出了7项主要任务、3项专项行动。该方案明确,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物流服务、咨询服务、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重点生产性服务业,为企业技术创新、生产经营、品牌打造等提供专业化服务。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金叶子
相关阅读
促进民间投资组合拳落地:加大投融资支持,重点领域项目持股可超10%积极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198 11-11 20:56
美股点金丨历史最强月份出师不利!估值阴霾下反弹何时到来标普500指数迎来关键短线均线支撑考验。
344 11-09 10:18
AI板块反攻美股收涨,热门中概股分化,黄金再战4000美元美最高法院对特朗普关税合法性提出质疑。
187 11-06 06:36今年前三季度,珠海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97.10亿元,同比增长8.9%。
0 11-05 11:32
一线观察|上市公司四年增加一半,这个城市产业升级有哪些密码?“制造美学”成为东莞的新关键词股票网上配资平。
211 11-02 11:37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广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