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国工程院新增选的71名院士名单公布中股配资平台官网,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廉玉波、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险波、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吴凯等3名民营企业领域的科技领军人物当选为院士。
两院院士是中国的最高学术称号,相当于“科学界的终身成就奖”。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评选和影响力已深度嵌入中国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的脉络之中,成为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力量。
此前也有民营企业科技领军人物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但人数并不多。此次工程院院士增选一下子有3位民营企业领域科技领军人物当选,可以说是“涌现”。
“涌现”具有3个方面的指向:一是国家科技评价体系对民营企业科研创新价值的充分肯定,二是国家层面打破科研资源“重公轻民”格局的决心,三是对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上寄予更高的期望。
从“充分肯定”方面来说,当前,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很多重大科研成果和应用来自民营企业。
此次当选工程院院士的3位民营企业科技领军人物,专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这正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可以实现从理论设计到实验产品再到产品形成、走向市场的无缝隙链接,科研价值和市场价值都是科研院所等很难比拟的;同时,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机制更灵活,目标更明确,路径更清晰。这些正是民营企业在科研创新方面的优势所在,也是“充分肯定”的基础所在。
从打破科研资源“重公轻民”格局决心方面来说,将来要进一步形成“公”“民”共建的科研创新体系。
长期以来,院士主要被授予高校院所和国企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领军人才,民营企业人才占比很少。今年工程院院士增选指南明确,要将8个名额主要用于支持民营科技领军企业候选人,这反映出在科研评价体系中制度上的持续创新。
但是,从更长远的制度建设方面来说,关键在于消除院士评选的各种显性和隐性障碍。
从“寄予更高的期望”方面来说,今年5月20日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国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积极发挥作用。
要促进民营企业更多科技领军人物陆续“涌现”,首先要持续强化民营企业主体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更多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这个“创新联合体”自然应该包括民营企业。
其次是要加强民营企业与传统科研机构的“双向开放”。
陆续出台的国家政策明确,将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要加快公布向民营企业开放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清单。
拿上述3位新当选的工程院院士来说,他们既有科研机构的经历及成果,也有在民营企业实践的经验和成绩。“双向开放”虽然现在还面临许多体制等方面的障碍,但这是努力解决问题的方向。
总之,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我国需要培育一批关键行业民营科技领军企业,也需要持续涌现科技领军人物。当选院士只是一个阶段,在更深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是努力方向。今后还需要在落实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具体支持措施上下足功夫。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评论员
相关阅读
上海两名临床专家新当选院士,聚焦肿瘤防治从此次新增院士名单来看,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依然是院士聚集的高地。
8 169 11-21 12:05
基础研究不基础,上海科技创新从“上天入海”到“意念控制”上海2024年的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预计为11%左右。
7 95 11-13 21:16
地方“民营企业家节”热闹背后:同质化和隐性壁垒仍待破解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有效保护合法权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324 11-01 17:28
投资人已就位!1700个博士后“硬科技”项目迎来“路演时刻”有42家创投机构参加创新创业成果展示。
204 10-26 09:52
深圳领跑前三季度城市外贸,单月增速转负相比去年同期中股配资平台官网,单月降幅显著收窄
96 10-20 16:0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广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